北捷AI設定出包?網友實測用客服寫程式,官方怒斥:勿濫用資源

台北捷運的 AI 智慧客服系統,被開發出「寫程式」這樣的創意用法,瞬間引發了網友們一連串的實測熱潮。

icon
AI 文章總結
閱讀
台北捷運-AI


北捷 AI 設定出包?

台北捷運的 AI 智慧客服系統,近日意外登上熱搜,起因是一名網友「e_chenn_」在社群平台 Threads 上分享了一段截圖,顯示他要求北捷 AI 客服撰寫程式碼時,竟然得到了系統提供的程式範例。

北捷AI設定出包?網友實測用客服寫程式,官方怒斥:勿濫用資源
圖片來源:臉書 北捷官方發文

該系統自 2022 年 11 月上線,民眾可以透過「台北捷運Go」App、臺北捷運官網或是在車廂、捷運車站詢問處掃描 QRCode,選擇戴著耳機的微笑娃娃圖示,即可直接進入 AI 智慧客服。 

旅客在車站或列車上如需即時協助,可利用 AI 智慧客服文字快速取得相關的服務。這個系統本該協助旅客解決路線查詢或遺失物協尋,現在卻被開發出「寫程式」這樣的創意用法,瞬間引發了網友們一連串的實測熱潮。 


網友創意測試

網友「e_chenn_」表示,他用英文要求 AI 客服撰寫插入排序的程式碼,結果雖未得到完整程式,但系統竟回覆了一段完整的插入排序範例,就有人開玩笑說:「北捷客服才是最接地氣的程式教學工具」、「不用 ChatGPT,以後改用北捷客服寫程式」。

北捷AI設定出包?網友實測用客服寫程式,官方怒斥:勿濫用資源
圖片來源:臉書 北捷官方發文

但這樣的創意行為顯然讓北捷官方頭痛不已,該單位在官方臉書上發布聲明,聲明中提到,智慧客服的主要功能是為乘客提供路線查詢、票價諮詢以及遺失物協尋等服務,但每一次查詢都會消耗運算資源,嚴正呼籲民眾「勿濫用公共資源」。 


系統設計缺陷還是用戶濫用?

北捷的回應反而掀起另一波爭議,有網友認為,問題的根源其實是系統設計不夠完善,而非使用者問題。 

專家指出,北捷採用的 AI 模型可能過於「開放」,才會導致「AI 側漏」現象,如何設定 AI 的應用範圍,以及如何在資源分配與使用效率間取得平衡,是公共服務要導入 AI 時必做的課題。 

專家也建議,未來公共 AI 系統的開發應考慮以下幾點: 

  1. 設置明確的功能邊界:針對不同的使用需求,設置清晰的回答範圍。例如,只回答與捷運相關的查詢,其餘直接回應「無法處理」。 
  2. 強化濫用行為檢測:透過監控異常使用模式,及時發現並阻止濫用行為。 
  3. 教育使用者:透過公告或操作指南,讓民眾了解系統的主要功能與正確使用方式,避免無意中造成系統負擔。 

事實上,AI 在公共服務中的應用潛力巨大,但也伴隨著資源分配和技術管理的挑戰。北捷這次事件雖然看似是一次意外,但也提供了反思的機會——如何在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確保資源能被公平合理地運用。 

未來,北捷是否會針對智慧客服系統進行升級,目前尚無法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AI 客服寫程式事件」已經成功吸引了大眾目光,該功能的使用率或許會在未來大大提高,而如何在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確保資源能被公平合理地運用,是北捷接下來的重要課題。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北捷AI設定出包?網友實測用客服寫程式,官方怒斥:勿濫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