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不夠用了?AI 發展伴隨「恐怖用電量」,黃仁勳嘆:穩定供電是台灣最大挑戰

輝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指出,AI 超級電腦需要足夠的電力,然而台灣目前正在面臨電力限度,這將會是發展 AI 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之一。

輝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指出,AI 超級電腦需要足夠的電力,然而台灣目前正在面臨電力限度,這將會是發展 AI 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之一。 電不夠用了?AI 發展伴隨「恐怖用電量」,黃仁勳嘆:穩定供電是台灣最大挑戰


穩定供電是台灣最大挑戰

隨著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等科技巨頭加大對台灣的投資,台灣正逐步邁向成為全球 AI 和科技產業的中心,然而,這也伴隨著對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加。

電不夠用了?AI 發展伴隨「恐怖用電量」,黃仁勳嘆:穩定供電是台灣最大挑戰
圖片來源:Newswav

近日,輝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就指出,AI 超級電腦需要足夠的電力,然而台灣目前正在面臨電力限度,這將會是發展 AI 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之一。 

黃仁勳透露,輝達的超級電腦應該會在高雄設點,而研發中心地點可能在台北附近選址,目前正計劃再招募千名同仁,然而人才或許不是問題,電力才是最大的挑戰,台灣要發展 AI 及研發中心,至少要穩定的電力,更不用說像是 AI 超級電腦這樣的高耗能設備。 


AI 產業耗電有多恐怖?

至於 AI 產業耗電有多恐怖?首先以 AI 超級電腦為例,這是 AI 研發的核心,其運算能力遠超一般計算機,但同時也伴隨著驚人的耗電量。 

據統計,輝達最新的 AI 超級電腦每年需要的電力,足以供應數千戶家庭的生活所需,這些超級電腦通常運行在高性能模式下,24 小時不停歇,因此需要穩定且大量的電力供應。

其次,數據中心的耗電量也極為恐怖,隨著 AI 的崛起,目前全球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加總,已經佔到全球總電力消耗的約 1%。 

例如 Google 的數據中心,每年耗電量粗估可達數億千瓦,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用電量,在這之中,AI 模型訓練的能耗最為巨大,研究顯示,訓練一個大型深度學習模型,所消耗的電力可以與一輛汽車從出廠到報廢,在其生命週期內的碳排放相當。

電不夠用了?AI 發展伴隨「恐怖用電量」,黃仁勳嘆:穩定供電是台灣最大挑戰
圖片來源:AiNEWS

而發展 AI 的過程中,也須考慮到所有設備的散熱與冷卻系統的耗電量,為了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包括空調、冷卻塔等設備持續高功率運轉,其耗電量也不可忽視。 


全球「搶電」議題

「搶電議題」也不只發生在台灣,對於任何科技製造廠而言,除了選址、人才尋找外,電力使用效益也是重中之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就表示,穩定供電將是 AI 成長的關鍵。 

他選擇相信政府「電力充足」說法,但同時也擔心 AI 爆炸式成長之下,現有的電力評估遠遠不足以應付產業發展,目前政府主打風電、光電等再生能源,但這些能源受限自然因素,都無法提供穩定的電力。 

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台灣目前的「電力準備充足」,政府對於電力的規劃是充足且有信心的,綠能規劃能夠滿足需求,而且電價也有審核機制,不會突然調整電價。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加密詞條庫

- 比特幣(BTC)
- 以太幣($ETH)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電不夠用了?AI 發展伴隨「恐怖用電量」,黃仁勳嘆:穩定供電是台灣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