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幣圈暴富故事合集!百倍、千倍幣不斷冒出,你賺錢了嗎?
金融 2023.12.27
2023 年的加密市場回顧了代幣空投、銘文、PoW 礦幣和 Meme 中的「暴富故事」。這些故事提醒我們機會與風險並存,市場充滿變數。希望明年能找到下一個潛在的暴富機會。

「暴富」,一直是加密產業中讓人陌生又熟悉的字眼之一。
陌生在於,不少入圈多年的朋友以此為目標四處出擊,但至今仍未能觸及半分;熟悉則在於,每一波加密敘事之中,都有不間斷的「暴富故事」出現在視野中,反復不斷地撩撥著大家的神經。
如今 2023 年行將收尾,本文 Foresight News 也特意擷取了今年廣為流傳的那些讓人「羨慕」的暴富故事(默認有圖有真相),讓我們一同把焦慮感拉滿。
老生常談的空投造富
從 2020 年的 $UNI 開啟濫觴之後,加密項目的代幣空投就一直是加密產業「暴富神話」的主要集散地。
而今年的大額代幣空投依舊為不少使用者帶了驚喜,尤其是開年之後 $BLUR、$ARB 更是一度點燃空投熱潮。
今年 2 月,Blur 向滿足其空投條件的 62,000 多個地址進行了總量 3.6 億枚的 $BLUR 代幣空投,其中領取最多的單一地址,領了 320 萬枚 $BLUR,按照今天市價來計算,約 160 萬美元(約 4,991 萬新台幣)。

與此同時,空投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申領者數量分別為 297 萬枚 $BLUR、250 萬枚 $BLUR,交易活動顯示排名前三的錢包交易活動都存在重復購買和出售大量相同的 NFT 的行為,表明或存在洗盤交易或協商好的操作。
隨後的 $ARB、$TIA、$JTO 空投雖然單地址造富效應有限,但也都有多地址擼空投的暴富故事存在,在此不多贅述。
銘文「三駕馬車」的造富奇跡
$ORDI:從 350 元到 1,400 萬元
作為銘文賽道的龍頭之一,上半年 $ORDI 鑄造之初,一度少有人關注,以至於微信群中幾十塊轉讓都無人問津。
而其中就有一位幸運兒,「富士康打螺絲」省吃儉用,花 350 元打了 30 張 $ORDI(也即 3 萬枚 $ORDI),最終成功變為 1,400 萬元。
如果該幸運兒一直未出售,3 萬枚 $ORDI 最高價值 246 萬美元(約 7,674 萬新台幣)。

$SATS:三個月,斬獲 170 倍
按推特使用者零下二度分享,他個人在 10 月份花 0.6 枚比特幣買入的 $SATS,歷經 2 個月翻了 20 多倍,達 13 枚比特幣。
此外還有社群小夥伴在 8 月至 9 月陸續買入 3,000 億枚 $SATS,最高斬獲超 170 倍。
$RATS:半個月,5,000 元到 100 萬元
同樣作為銘文的 $RATS,也創造了半個月從 5,000 元到 100 萬元的造富神話。

此外,Web3 世界是技術人才和駭客的天堂,因此除了直接參與打銘文,賣鏟子和賣水的人也往往是淘金潮中的贏家:
某位工程師花一週時間開發了一個幫助社群打銘文的工具,總共打了 20% 的 $SATS,目前對應的 $SATS 的市值超過 2 億美元。
新礦幣之神
PoW 作為加密產業最久遠的敘事,幾乎每一年都會跑出一個 PoW 礦幣的漲幅神話,而今年新一代的 PoW 礦幣之神,則當屬 Kaspa($KAS)。
大學生的第一個 100 倍與 200 萬
8 月份,一名大學生透過省吃儉用,梭哈 $KAS 而收穫人生第一個百倍幣的故事流傳全網。
其中這位還在讀大學的同學,「把所有的生活費和壓歲錢 19,800」全部梭哈了 $KAS,甚至於一度「蹭同學的飯吃」,最後終於熬出頭,收穫了人生的第一個 100 倍與 200 萬。
目前來看,這位同學如果繼續持有至現在,那很可能已經收穫自己人生的第一個 250 倍與 500 萬:
8 月份 $KAS 的市場價尚在 0.04 美元附近,隨後一路上漲,11 月 17 日幣安也上線 U 本位合約,截至發文時 $KAS 穩定在 0.1 美元上方,按此計算這位同學的 19,800 元已經翻了至少 250 倍,達到 500 萬元。

如今回過頭看,$KAS 的幣價拉升要追溯到 2022 年 5 月底上線 TxBit,彼時 $KAS 價格最低為 0.0002 美元,同年 9 月,$KAS 上架 MEXC,隨後價格很快一度飆升至 0.008 美元。
而今年以來,$KAS 更是從 0.005 美元一年狂飆 20 倍,市值邁向 10 億美元級別,帶動了一系列 PoW 礦幣乃至於小礦幣交易所的熱潮,成為當之無愧的新一代礦幣之神。

Meme 的狂歡
相比於空投、銘文乃至礦幣的「百忍成金」,臨近年底的這波 Meme 熱潮之中,則誕生了一大批迅速憑借 Meme 實現上百倍收益的暴富神話。
真迅速暴富,還得看 Meme。
2 週,近 5,000 倍收益
Coq Inu 代幣 $COQ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連創造了 2 個約 5,000 倍收益的神話。
首先是 12 月 19 日,一位交易者透過交易 COQ,在兩週內將 454 美元變成了 219 萬美元,收益達 4,827 倍:
其中他花費了 17.26 枚 $AVAX(彼時 454 美元,下同)透過 7 個地址購買 4.86 兆枚 $COQ,然後以 32,251 枚 $AVAX(約 126 萬美元)和 25.9 萬枚 $USDC 的價格出售 4.61 兆枚 $COQ,仍持有 2,500 億枚 $COQ(約 70 萬美元),利潤約為 219 萬美元。

此外,另一地址也透過交易 $COQ,在 10 天內將 108 美元變成了 47.5 萬美元,收益達 4,397 倍:
該地址曾於 12 月 7 日花費 4.1126 枚 $AVAX(約合 108 美元)買入 6942 億枚 $COQ ,之後分多筆共賣出 $COQ,目前已全部賣出,利潤為 47.5 萬美元,收益約 4,397 倍。

暴賺 200 萬鎂!他花小錢買入「這個幣」,兩週後竟獲利超 4800 倍
Silly 的 2.5 萬倍神話
作為龍年預定的 Meme 主角之一,Silly 也創下了一個 20 天、2.5 萬倍的暴富神話。
某地址在 12 月 5 日用 0.7 $SOL(80 美元)購買 2,050 萬枚 $SILLY(總供應量的 2%),截至發文時已累計出售 2,000 萬枚,按對應市場價格計算約 150 萬美元(其中有約 1,000 萬枚以 50 萬美元出售)。
目前該地址仍然擁有 30 萬枚 $SILLY(約 3 萬美元),按此計算 20 天內的報酬率率約為 2.5 萬倍。

一天暴漲 200%!傻龍 Silly 創新高,還有「這 4 個新幣」一定要關注
小結
如果說 2020 年的 $UNI、$1INCH 等代幣空投是對嗅覺敏銳、樂於嘗試新事物的產業參與者的獎勵,那今年伴隨著頭部項目的前期高估值以及空投獵手們越來越「卷」,整個賽道「低成本高報酬率」的機率日趨變小。
而銘文、Meme 則無疑不同於此前諸多大額投融資項目與 VC 主導的傳統敘事邏輯,給 OG 和巨鯨之外的更多普羅大眾參與的可能:
也正因為如此,銘文熱、Meme 潮給了更多人彎道超車的機會,才會吸引更廣泛的資金和使用者基數參與,從而為今年的我們奉上了一個又一個的暴富神話。
從機率角度講,暴富故事在不同敘事之間的流動,背後正是不同賽道跑出來的機率在起變化,加密市場的邏輯從來都是草蛇灰線,所有概念板塊或具體幣種的價值發現都有其內在的發展邏輯。
希望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我,能夠抓住下一波暗暗蓄力的版塊,在明年成為新一輪暴富故事的主角。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News》
- 原文作者:Frank, Foresight News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