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買不了!詳解香港比特幣 ETF 運作模式,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香港證監會批准六支比特幣和以太幣ETF,首日交易額遠低於美國。限制中國大陸投資人和較高費率影響了吸引力。

香港證監會批准六支比特幣和以太幣ETF,首日交易額遠低於美國。限制中國大陸投資人和較高費率影響了吸引力。中國大陸買不了!詳解香港比特幣 ETF 運作模式,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香港證監會正式公示虛擬資產現貨 ETF 獲批名單,華夏(香港)、嘉實國際、博時國際旗下比特幣現貨 ETF、以太幣現貨 ETF 在列。這 6 支現貨 ETF 產品於 4 月 25 日至 26 日開啓打新認購,4 月 30 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通過打新認購,6 支香港現貨 ETF 獲得了不錯的初始規模,根據 SoSo Value 數據,其中 3 支比特幣 ETF 總淨值 2.48 億美元,3 支以太坊 ETF 總淨值 4,500 萬美元,合計淨值近 3 億美元;而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產品,剔除由信託轉為 ETF 的灰度($GBTC),首日總淨值僅為 1.3 億美元。

但首日交易額方面,香港加密 ETF 遠小於美國同行,SoSo Value 數據,6 支香港加密 ETF 在 4 月 30 日首日成交額僅為 1,270 萬美元,遠低於美國 ETF 上市首日的 46.6 億美元交易額。

出師不利?香港比特幣、以太坊現貨 ETF 今上市,交易首日卻全破發?

我們觀察到香港加密 ETF 初始規模和首日交易額出現了極大的不匹配,香港加密現貨 ETF 究竟能做到多大規模,能對加密市場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又應該如何把握相關投資機會,小編將通過香港 ETF 的供需關係,來對此做出解析。

圖源:SoSo Value
香港加密現貨 ETF 數據一覽圖源:SoSo Value
 
香港加密現貨 ETF 數據一覽
圖源:SoSo Value香港加密現貨 ETF 數據一覽


需求方:不允許中國大陸人民幣投資人購買,增量資金可能有限,帶來交易額偏低

此次香港加密貨幣 ETF,對於投資人資格依然有著嚴格的限制,大陸投資人不能參與交易以富途證券為例,要求開戶方為非大陸 & 美國居民身份,才可進行交易。市場期待的大陸資金通過南向港股通來進行交易,目前是不被允許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預計也很難打通。

費用層面,香港加密 ETF 並不佔優,相比美國 ETF,對於希望長期持有的機構吸引力不大根據 SoSo Value 數據,美國 11 支比特幣現貨 ETF,除了灰度和 Hashdex 外,規模最大的幾支如 $IBIT、$CBOE 管理費費率均在 0.25% 左右,而香港 3 支比特幣 ETF 綜合費率相對較高,華夏 1.99%,嘉實  1.00%,最低的博時也有 0.85%,即使有管理費短期減免,依然沒有費率優勢。費率差異下,對於看好加密市場希望長期持有的機構投資人而言,美國比特幣 ETF 持有成本更低。


後續來看,需求方資金可能主要是兩個來源:

  1. 香港散戶:對於擁有香港身份證的散戶而言,購買香港加密 ETF 的門檻更低。如在購買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需要擁有專業投資人資格(PI),而申請 PI 資格需要出具 800 萬港幣投資組合或者 4,000 萬港幣總資產證明。此次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允許散戶交易,另外交易時間也更符合亞洲作息,這是一個重要增量。
  2. 對以太坊感興趣的傳統投資人香港以太坊現貨 ETF 為全球首發,因此對於持幣有實質性困難,又看好以太坊前景的投資人,可能會給以太坊 ETF 帶來增量。
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費率情況
圖源:SoSo Value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費率情況
香港加密現貨 ETF 費率情況
圖源:SoSo Value香港加密現貨 ETF 費率情況


供給端:實物申贖方式(in-kind)增加 ETF 市佔率供給,提升初始規模

香港加密現貨 ETF 與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最大的不同:在現金申贖(in-cash)之外,額外增加了實物申贖(in-kind)方式。這也直接決定了,在 ETF 市佔率層面,香港加密 ETF 可能擁有更多的供給方

實物申贖指的是投資人在申購(創建)或贖回 ETF 市佔率時,可以使用加密貨幣(比特幣或以太幣)來進行交換,而不是用現金。在申購時,投資人向 ETF 提供一定量的加密貨幣,以換取 ETF 市佔率;在贖回時,投資人交回 ETF 市佔率,以換取相應的加密貨幣。


參考圖 2 的香港加密貨幣申購流程對比,可以看到,實物申購相比現金申購,帶來的兩大區別:

  1. 持幣方可以直接用幣認購對於部分持幣大戶,如礦主等,可以很容易的將自己的幣轉換為 ETF 市佔率,而 ETF 市佔率後續除持有外,既可以支持現金贖回,也支持在港交所直接出售為現金,有非常靈活的處理方式。
  2. 對於加密市場而言,實物申購並不會帶來增量資金流入市場,只是加密貨幣在不同帳戶之間的騰挪。而現金申購則會給鏈上加密資產帶來實際的買盤。

因此,香港加密 ETF 市佔率的認購方,既包含了傳統的現金認購方,又包含了持幣大戶。雖然各家目前尚未揭露實物申購和現金申購的具體市佔率,但是按照 OSL 公開溝通來看,首批實物申購的 ETF 市佔率佔比可能超過 50%,這也解釋了為何香港加密 ETF 初始募集規模可以達到近 3 億美金,實物申購功不可沒。但另一層面,這些實物申購的 ETF 市佔率,在後續二級市場交易中,又可能轉化為賣盤。

香港加密現貨 ETF 實物 V.S. 現金申購流程對比
圖源:SoSo Value香港加密現貨 ETF 實物 V.S. 現金申購流程對比


綜合供需,關注折溢價率以把握投資機會

按照上文供需兩端的綜合分析來看,不同於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我們可以追蹤 ETF 的每日資金淨流入(Total Net Inflow),來直觀地判斷比特幣 ETF 為鏈上帶來的增量資金對加密資產價格的影響。香港加密現貨ETF的的供需更為複雜,各家基金公司公佈的數據也無法清晰區分實物和現金的申贖量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認為,公開市場(港交所交易)的折溢價率也許是更好地觀察指標

正如我們上文分析,在港交所場內交易中,折溢價是供求雙方力量的最佳體現。如 ETF 產生折價,表明賣方出售意願更強,供過於求,造市商有動力在港交所以折價購買 ETF 市佔率,再去場外找 ETF 發行方贖回市佔率,從而賺取差價,ETF 整體淨資產縮小,資金流出,對於加密市場整體是負面作用。


整個過程可以簡單總結為:ETF 折價 → 賣盤更強 → 可能產生贖回 → 對於加密市場負面影響。反之,假設 ETF 溢價 → 買盤更強 → 可能產生申購 → 對於加密市場正面影響。

根據 SoSo Value 數據,截至 4 月 30 日收盤,除了嘉實比特幣現貨 ETF(3439.HK)和嘉實以太坊現貨 ETF(3179.HK)分別產生了 -0.18% 和 -0.19% 的負溢價外,其它產品均為正溢價,且盤中交易過程中最高產生了 0.33% 的正溢價,首日賣盤克制,買盤相對強勁。考慮 ETF 上市首日有造市商影響,此折溢價數據可以持續觀察,如果可以持續維持正溢價,則有望持續吸引投資人申購,尤其是持幣投資人的認購,則香港加密現貨 ETF 的規模將超過 5 億美金的預估值;而如果轉為負溢價,則要警惕套利交易贖回 ETF 市佔率,ETF 發行方賣出加密貨幣,帶動加密市場下行。

香港加密現貨 ETF 供需影響機制
圖源:SoSo Value香港加密現貨 ETF 供需影響機制


香港加密 ETF 對投資人還有一項重要價值:增加了一條加密資產與可交易金融資產的轉化流通路徑

香港加密現貨 ETF 的快速獲批,雖然對於加密市場的短期影響力可能小於美國現貨 ETF,但從中長期來看,香港加密 ETF 的實物申贖機制,也為加密資產借道轉換成為傳統金融資產提供了通路。通過實物申購,將加密貨幣轉換為 ETF 市佔率,而 ETF 市佔率因為有傳統金融市場的定價的公允價值和流動性,持有加密資產 ETF 可以作為傳統金融市場的資產證明,由此可以進行各類槓桿操作,如押借貸,構建結構化產品等,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的通路進一步打通,加密資產價值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反應及變現。

從更總體經濟和長期的角度去考量,香港批準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這一步是全球加密市場的一個重要發展,這一政策將會長期輻射華人區的金融格局,也是加密貨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進一步合法化的重要步驟。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中國大陸買不了!詳解香港比特幣 ETF 運作模式,如何把握投資機會?